星标“医工学人”,第一时间获取医工交叉领域新闻动态~

近日,德国初创企业 German Bionic 发布了新一代外骨骼产品 Exia,号称全球首款“真正增强型 AI 外骨骼”。与传统用于康复和辅助的外骨骼不同,Exia 更强调“增强”概念——通过传感器、人工智能和力学系统,为穿戴者提供额外的肌肉力量支持。这一创新被认为可能改写运动康复、职业防护和运动表现的未来。

German Bionic 成立于 2017 年,总部位于德国奥格斯堡,是欧洲最早专注于机器人外骨骼的科技公司之一。其团队由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和生物力学专家组成,目标是通过人机融合技术改善劳动安全与运动健康。此前推出的 Cray X 外骨骼已在物流和制造行业应用,而 Exia 的发布则意味着公司正式进军运动医学与高性能人机增强领域。

Exia 的核心技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AI 自适应控制 —— 通过实时采集运动数据,系统可动态调整输出扭矩,实现与人体动作的自然融合。
-
轻量化设计 —— 采用碳纤维和高强度复合材料,使整机重量大幅下降,减少穿戴负担。
-
多模态传感器 —— 融合了惯性测量单元(IMU)、压力传感器和肌电信号分析,精准捕捉运动模式。
-
人机共生接口 —— 强调生物力学的协调性,避免传统外骨骼因“延迟”导致的动作不适。

目前 Exia 尚处于早期应用阶段,已有少量实验室与运动员测试案例:
-
职业伤害防护:初步数据显示,Exia 可在长时间负重条件下减少 25%~30% 的肌肉疲劳。
-
运动康复辅助:部分临床试点发现,外骨骼可帮助肌肉萎缩患者完成日常动作训练,提高康复依从性。
-
运动表现探索:在实验环境下,Exia 能够让运动员完成更高负荷的训练动作,但长期影响尚未有足够证据。
目前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和长期随访,因此其在运动医学中的真正疗效仍有待验证。

外骨骼产业被认为是下一个高潜力的医工交叉市场。据 MarketsandMarkets 预测,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将从 2024 年的 10 亿美元增长到 2030 年的 60 亿美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0%。
-
医疗康复: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
运动医学:用于训练防护、延长运动寿命;
-
工业与军用:减轻体力劳动负担,提升效率与安全性。
German Bionic 通过 Exia 正在切入医疗和运动医学的蓝海领域,有望在国际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临床证据的缺口
目前缺乏长期、大样本的临床数据来证明 Exia 的疗效和安全性。它是否真的能预防运动损伤,而不仅仅是“短期增力”,仍需科学验证。
2、商业逻辑与医疗逻辑的冲突
商业宣传强调“增强”与“效率”,但运动医学强调的是“预防”和“健康”。当市场逻辑凌驾于医学逻辑之上,可能导致技术被过度使用或错误使用。
3、技术与人的关系
外骨骼能让人更强,但是否会让人过度依赖机器,弱化身体自然的适应性?在运动康复与训练中,“增强”与“自我修复”的平衡,是最根本的思考。
4、公平性与可及性
高昂的成本意味着 Exia 短期内只能服务于精英群体,而非大众运动人群。这类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全民”,仍是运动医学需要解决的社会公平问题。

Exia 的发布无疑代表了运动医学与工程学交叉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它展示了外骨骼如何从“辅助”走向“增强”。然而,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让人“更强”,而在于如何科学、安全、可持续地融入医学与运动实践。未来,外骨骼的成败将取决于临床证据、伦理考量与社会普及度。
German Bionic 的 Exia 既是一种技术突破,也是一次人类与机器关系的新实验。运动医学界需要保持热情与谨慎并存的态度,既要推动创新,也要坚守科学与健康的底线。
END
撰文 | 刘瑄伦
排版 | 王可豪
审核 | 医工学人理事会
扫码加入医工学人,进入综合及细分领域群聊,
参与线上线下交流活动

推荐阅读
Light Sci. Appl. | 上交大 & 哈佛大学提出AI加持的下一代LED疗法:可穿戴或将成为植入人体的“智能诊疗师”
点击关注医工学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医工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