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 Webinar | [KCL 袁振] DeepSPV:面向临床需求的稀疏2D超声3D脾脏体积预测管道

星标“医工学人”,第一时间获取医工交叉领域新闻动态~

HIT Webinar 聚焦生物医疗,人工智能及前沿科技,围绕Healthcare,Intelligence & Technology探索医学影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智慧医疗、生物信息学、新型临床诊疗装备、智能康复机器人、医疗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辅助制药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本期特邀报告将于北京时间2025年7月11日晚上20:00腾讯会议进行,时长1.5小时,欢迎您注册参加。

从假设到证据:大语言模型在医学科学发现中的应用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1日晚上20:00

#腾讯会议:872-672-781

脾肿大是多种疾病的重要临床指征,例如镰状细胞病(sicklecell disease,SCD)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通过二维超声图像测量脾脏长度。然而,这一指标仍被视为代性手段,脾脏体积才是评估脾脏大小的金标准。精确的体积测量通常依赖三维成像技术如CT或MRI,但在资源有限的欠发达地区,这些设备难以普及,而这些地区恰恰是SCI的高发区域。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脾脏体积预测管道–DeepSPV,能够基于单幅或双帽二维超声图像,实现对三维脾脏体积的精准估算。该管道由一个分割网络和一个变分自编码器(VAE)组成,后者用于从分割结果中学习低维潜在表示。我们探索了三种体积估计策略,最佳模型在单视图与双视图设置下分别达到了**86.62%和 92.5%**的平均相对体积准确率(MRVA),表现优于人类专家。此外,该方法还可生成预测结果的置信区间,提升了解释性,为临床识别脾肿大提供更可靠的决策支持。我们进一步在一个由扩散模型生成的高度真实的合成超声数据集上进行了评估,在单视图条件下MRVA达到83.0%。据我们所知,DeepSPV 是首个基于二维超声图像实现三维脾脏体积估算的深度学习方法能够无缝集成进现有的临床工作流程中。我们亦公开发布了该合成脾脏超声数据集,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 END

研讨会信息

组织单位

医工学人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生会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健康创投会

中美生科青年创投俱乐部

NW Technology

招募令

HIT Webinar作为完全开放的非营利性在线知识分享交流平台,聚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医疗保健领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自发起以来已举办上百场在线活动,分享嘉宾包含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学者到公司创始人,活动累积参与人次高达1万+,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这里是一个开放的知识分享与交流空间,我们欢迎与HIT相关主题内容的加入,无论你是公司创始人还是技术开发者,医院临床一线的医生朋友还是高校在读的本科及研究生同学,都可扫码填写报名信息预约分享,HIT Webinar组委会诚挚地向你发出邀请,期待你的到来~

<扫码添加负责人微信了解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 注册研讨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医工学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