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医工学人The Innovators
1.JAMA | 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神经疾病负担;
2.柳叶刀 | 推进移植精准医疗的患者监测、诊断和治疗策略;
3.npj digital medicine | 基于临床肿瘤学数据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可预测癌症进展;
4.IEEE Trans. Med. Imaging | 医学影像分类的医学知识干预即时调整;
5.PNAS | 脑室系统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6.Nature BME | 整合化学和物理输入,用于监测糖尿病中的代谢物和心脏信号;
7. AFM | 一种基于界面静电击穿的多功能动力纺织品.
医工简报音频内容已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等平台上线,欢迎订阅收听~

行业动态

在过去的 10 年里,中国的疾病负担已从感染性和新生儿疾病转变为慢性病。根据这项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缺血性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导致 328 万人死亡,约占 2021 年全因死亡总数的 28%。研究人员还发现,东部和西部省份之间的神经负担存在巨大差异,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有关。
临床综合

移植医学面临巨大挑战,因为患者需要终生免疫抑制以防止移植物排斥反应。迄今为止,免疫抑制方案虽然在预防急性排斥反应方面相当有效,但会导致许多健康并发症,损害生活质量和患者生存。需要转向个性化免疫抑制,以改善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健康状况,减少长期不良反应,并优化移植后的结果。这种必要性推动了移植后监测和诊断的进步。已经开发了创新的监测生物标志物和新的诊断方式来推进移植护理,其中许多显示出广泛临床实施的前景。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算法有可能整合有关免疫系统和同种异体移植物健康的多维数据,从而提供移植状态的全面视图。该系列论文重点介绍了移植后免疫抑制、监测和诊断的状况,强调了新兴创新在个性化同种异体移植和患者护理方面的变革性作用。它们的影响可能会延伸到异种移植,进一步扩大它们重新定义移植医学的潜力。
医学人工智能

医学成像技术

https://doi.org/10.1109/tmi.2025.3584841
康复(神经)工程 https://www.pnas.org/doi/abs/10.1073/pnas.2426067122
可穿戴技术
生物材料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具有单层结构的多功能动力纺织品,通过用导电纤维代替原始纺织纤维来有效地收集人体机械能。导电纤维通过纺织品之间的静电击穿效应捕获静电能,实现高功率密度和高安全电压 (6 kV),创造性地提供空气净化和抗菌的多功能。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509809
END
内容 | 罗虎 张艳青
编辑 | 周宇茜
审核 | 刘帅 罗虎
扫码添加医工学人负责人微信,进入综合及细分领域群聊(国内外医工交叉领域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专家学者、硕博士、工程师、企业家等),参与线上线下交流活动

推荐阅读
点击关注医工学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医工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