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临床 | 腰突不是终点,我的科学康复与运动自愈之路

星标“医工学人”,第一时间获取医工交叉领域新闻动态~

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我,一个资深运动爱好者,如何从腰椎间盘突出、被建议手术的情况下,最终通过科学康复理念和运动康复手段实现自主康复的故事。

01

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与腰突的真相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高强度的运动爱好者。骑行、登山、滑雪、健身、羽毛球……可以说运动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我的腰部一直都有轻微的劳损,但从未引起过疼痛,更没有影响我的运动生涯。

直到2023年年初,新冠打乱了我的节奏,开始以为只是新冠并发症,一段时间就会过去。当其他症状都没有了,我的左腿大腿后侧依然隐隐作痛。起初我没太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肌肉拉伤。然而,疼痛却像藤蔓一样,逐渐向下蔓延,直到左腿腘窝,再到脚底,那种麻木感让我坐立不安,但是,我的腰部却始终没有疼痛感,所以也一直没有往腰突的角度考虑。

我忍了大概半年,直到2023年6月的一场磅礴大雨的早上,我突然发现自己完全无法从床上起身!那一刻,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刻前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结果出来了:腰五骶一中央型突出,伴随椎管狭窄。医生给出的建议是手术,这对于一个热爱运动的我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在这里,我也想简单科普一下腰椎间盘突出。我们的脊柱由一节节椎骨和椎间盘组成,椎间盘就像是连接椎骨的“减震垫”。当椎间盘受到长期不当的压力或损伤时,里面的髓核就可能突出,压迫到神经,从而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突出的椎间盘不可能完全“缩回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就此“报废”!通过科学的保守治疗,我们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让你不再疼痛,正常地生活甚至重新投入运动。

02

拒绝手术,我的“不走寻常路”:科学理念指导康复

面对手术建议,我陷入了沉思。我深知手术有风险,且术后康复过程漫长,还有复发的可能。经过慎重考虑和多方了解,我决定选择保守治疗。我相信,凭借自己对身体的了解和对运动康复的信心,还是有好转的可能性。

做出这个决定后,我开始积极寻找各种保守治疗的方法。幸运的是,我接触到了物理治疗和辅助康复设备的理念。这些不是单一的某种“神药”或“神器”,而是一整套科学的康复体系。

在专业理疗师的指导下,我尝试了多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手段,例如冲击波治疗和超声波治疗,它们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炎症。同时,我也借助了一些简单但有效的辅助康复设备,比如筋膜枪用于日常放松紧张肌肉,以及泡沫轴进行自我筋膜放松和拉伸。这些设备不是万能的,但它们在恰当的时机,配合专业的指导,能成为康复过程中的有效助力。

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感受”和“调整”我的身体。比如,通过专业的步态分析,我发现自己在跑步和登山时存在一些不良姿态,导致腰部受力不均。理疗师会指导我如何纠正这些习惯,并教我利用弹力带进行阻力训练,强化薄弱肌群,从而改善身体力线。这些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一种将医学知识与工程原理相结合的康复理念,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控。

03

 运动康复:我的自愈秘籍

当然,康复的重头戏还是运动康复。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我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套康复计划,并严格执行:

初期:以放松和稳定为主。 我开始进行温和的拉伸,特别是针对腿部后侧和臀部的肌肉。同时,配合一些核心激活训练,例如死虫式(Dead Bug)、鸟狗式(Bird-Dog),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却能有效训练深层核心肌群,增加脊柱稳定性,为后续的康复打下基础。

中期:逐步强化,恢复功能。 当疼痛有所缓解后,我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比如,进行平板支撑(Plank)的变式训练,从简单的支撑到加入肢体移动,挑战核心的稳定性。我还结合了臀桥(Glute Bridge)来强化臀部肌群,分担腰椎压力。此外,针对我骑行、登山和滑雪的爱好,我还特别注重腰椎的动态稳定性训练,例如在不稳定平面上进行平衡训练,提升身体的整体协调性,以及模拟骑行姿态下的核心控制训练。

后期:重塑运动模式,预防复发。 康复后期,我开始模拟日常和运动中的姿势,进行功能性训练。比如,学习正确的弯腰、提重物姿势,以及跑步、跳跃、挥拍(羽毛球)时的缓冲技巧。同时,我还将普拉提和瑜伽融入到日常训练中,它们有助于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和控制力,进一步巩固康复效果,帮助我在登山和滑雪中保持更好的身体姿态。

整个康复过程是漫长而充满挑战的,但我始终坚信,身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看到希望。

04

我的康复感悟与建议

现在,我已经完全摆脱了腰突的困扰,重新回到了我热爱的运动场,继续我的骑行、登山、滑雪和羽毛球爱好。回顾这段经历,我有几点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倾听身体的“声音”:身体的每一个信号都值得我们关注。不要像我一样,把疼痛拖延半年才去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永远是硬道理。

保守治疗并非不可能:手术不是唯一的选择。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大部分情况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科学的康复理念和专业的运动康复方法,能为保守治疗提供强大的支持。

预防重于治疗:我的经历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长期的腰肌劳损,最终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腰椎问题。无论你是否是运动爱好者,都应该重视腰部健康,学习正确的姿势,进行适当的核心训练。

坚持就是胜利:康复之路没有捷径,只有坚持。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方案,并严格执行,才能看到效果。

希望我的故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信心。腰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如何行动。如果你也在经历类似的困扰,不妨多了解科学康复和运动康复的理念,相信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康复之路!

END

撰文 |刘瑄伦

编辑 | 吴苡齐

审核 | 医工学人理事会

扫码加入医工学人,进入综合及细分领域群聊,参与线上线下交流活动

推荐阅读

医工学人公众号征稿须知

AI驱动的超声微型机器人,革新精准医疗新范式

医工简报 | 压力正在破坏您的健康:科学如何提供帮助?使用体内无线设备通过主动喷射紧急输送颗粒药物

Nature Electronics | “PillTrek”:可吞咽的智能实验室,实时解读肠道健康密码

点击关注医工学人

最新直播

图片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医工学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