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8
医工学人The Innovators
1. 失眠症患者迎来好消息,卫材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
2. 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 | 以数据为中心且可解释的脑电图框架,使用基于 SHAP 的见解对抑郁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3. npj Digital Medicine | 多中心评估深度学习CT头颈部自动分割在放疗中的应用;
4. NeuroImage | 基于扩散模型的多域脑影像标准化方法;
5. Scientific Reports | 探索嗅觉脑机接口的可行性;
6.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 通过模板和模塑方法制备的高灵敏度 PDMS-Ag 纳米薄片多孔压力传感器,用于可穿戴应用;
7. Nature Nanotechnology l 胶原酶纳米凝胶背包可改善胰腺癌的 CAR-T 细胞治疗效果;
医工简报音频内容已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等平台上线,欢迎订阅收听~

行业动态
失眠症患者迎来好消息,卫材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

失眠,正在严重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根据报道,在中国成年人中,失眠的患病率高达15.0%,据估计约有1.725亿人正遭受失眠之苦。27日,由卫材自主研发的创新抗失眠药物 DAYVIGO®(达卫可®,通用名:莱博雷生 lemborexant) 已在中国获得新药批准。这款药物专门用于治疗成人失眠症,特别是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的症状。卫材计划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将这款药物带给中国的失眠患者。
https://news.fudan.edu.cn/2025/0521/c1268a145455/page.htm
临床综合

重度抑郁症是全球残疾的主要原因。准确评估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对于诊断、治疗计划和监测至关重要,但目前的临床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主观,脑电图(EEG)虽然已经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非侵入式方法,但大多数仍偏向于使用EEG数据通过复杂的算法和小型的同质数据集来提高分类准确性,这些结果往往难以解释且推广性差。25日,清华大学高小榕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可解释的框架,用于基于 EEG 的抑郁严重程度分级,实现了74.5% 的分类准确率和0.56的严重程度估计相关系数。为现实世界的心理健康评估提供了一条实用且值得信赖的途径。
https://jneuroengrehab.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84-025-01645-5
医学人工智能

这是一项跨国多机构研究,旨在评估一款头颈部CT自动分割软件在全球七家医疗机构的应用效果。研究采用两阶段设计,评估了11个淋巴结分区和7个危及器官的轮廓勾画。两个阶段均测量了时间节省情况,并在第二阶段量化了7家机构间的观察者间差异。总体时间节省在第一阶段为42%,第二阶段为49%。IA、IB、III、IVA和IVB淋巴结分区未显示出显著时间节省,部分中心报告其编辑时间甚至长于人工描绘。所有编辑后的感兴趣区均显示出比人工分割更低的观察者间变异性。研究表明,自动分割在全球范围内对统一器官轮廓勾画实践具有关键作用,但其临床效益因感兴趣区和医疗机构差异显著。为最大化潜力,需进行机构特异性调试以优化临床收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746-025-01624-z
医学成像技术
https://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25.121297
康复(神经)工程

26日,一项发表在《科学·报道》期刊的文章探讨了使用嗅觉生物信号对大脑中气味记录进行单次试验预测的可行性。首次评估了传感器和源空间中新型电球图 (EBG) 记录的气味记录的可预测性,并将其与常用的脑电图 (EEG) 信号进行比较。研究发现EBG和EEG的性能相当。最后该研究还讨论了目前嗅觉BCI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改进气味检测系统的未来方向。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01488-z
可穿戴技术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 通过模板和模塑方法制备的高灵敏度 PDMS-Ag 纳米薄片多孔压力传感器,用于可穿戴应用

可穿戴传感器已成为检测来自人体的多种生物识别信号的解决方案。在这些应用中,压力传感尤为重要。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孔 PDMS 海绵的柔性三明治结构压力传感器,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制造方法,并对其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一种使用普通方糖作为牺牲模具的模板技术,以及一种使用预定义模具对糖 PDMS 浆料进行成型的成型方法。模板方法提供了简单性和可访问性,而成型方法则提供了对几何体和自定义的更大控制。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4424725005400
生物材料
嵌合抗原受体 (CAR) T 细胞疗法彻底改变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然而,克服物理障碍的挑战极大地限制了 CAR-T 细胞在实体瘤中的疗效。此研究展示了一种基于胶原酶纳米凝胶的方法,纳米凝胶由胶原酶交联而成,随后用 CXCR4 拮抗肽对其进行修饰。这些纳米凝胶可以通过受体-配体相互作用与 CAR-T 细胞结合,形成细胞背包递送系统。纳米凝胶背包通过克服物理障碍并破坏趋化因子介导的 CAR-T 细胞囚禁来调节 CAR-T 细胞的肿瘤浸润和定位,从而解决其在实体瘤内的导航缺陷。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5-01924-1
END
内容 | 罗虎 张艳青 员蓉 郝娅婷
编辑 | 黄丹青
审核 | 刘帅 罗虎
扫码添加医工学人负责人微信,进入综合及细分领域群聊(国内外医工交叉领域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专家学者、硕博士、工程师、企业家等),参与线上线下交流活动

推荐阅读
点击关注医工学人
最新直播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医工学人